走进泾源县黄花乡任何一个村庄,都会看见一支佩戴“警务巡防”红色袖圈的“警察”队伍,哪里的村民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我们都知道
派出所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工作千头万绪,突发事件多
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小事酿成大祸
只有警务前移
有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信心和决心
才能克服困难,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说起这支编外警察队伍的组建
泾源县公安局黄花派出所所长马建军娓娓道来
.....
“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工作模式
派出所所长马建军在红土村与警务巡防队员集体谈话。
2016年,黄花派出所积极落实泾源县公安局“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工作模式,把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在平凉庄村、庙湾村和胭脂峡景区所在的羊槽村建立3个治安岗亭,在羊槽村、平凉庄村、庙湾村、华兴村4个行政村成立警务巡防队,确定3名治安积极分子驻守治安岗亭,警务巡防队员每周在辖区开展3次集体巡逻,并参与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交通治安秩序维护等工作。
同时,警企、警校联合,在盗窃团伙流动作案频繁的高速公路沿川子收费站和乡教委所辖学校保安及治安积极分子中各组成一支警务巡防队,定时开展警务巡防。
确定工作职责
红土村巡防队员每天在村里巡逻一次。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试点,黄花乡采取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团员、防火队员、治安积极分子自愿报名,好中选优的办法,成立公益巡防队。
今年,全乡11个行政村全部成立警务巡防队,进一步明确了警务巡防队的工作职责,每名队员都成为社情民意的收集员、安防知识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排查员、重大活动的安保员、排忧解难的服务员。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巡防队员现场处理地界纠纷。
今年5月,平凉庄村警务巡防队员在巡逻中发现,因小孩打架,村民李某某和马某某两家人大打出手。巡防队员马拜克和马志会主动了解情况,苦口婆心调解处理,终于使两家人化干戈为玉帛。
六一儿童节,黄花乡教委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庆六一文艺汇演在平凉庄中心小学举行,全乡9所小学的师生及周边群众数千人聚集于此。该村警务巡防队主动配合学校巡防队投入到指挥交通、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件,活动圆满完成,受到群众称赞。
一心服务于群众
红土村二组村民杨志仁家院落一土坡发生滑坡,村巡防队员帮助清理泥土。
泾源县是阴湿地区,今年暴雨较多。7月18日,红土村二组村民杨志仁家院落后面的一个土坡发生滑坡,泥石流直接冲刷到住房的后墙上,几棵榆树压在了房顶。巡防队员闻讯后,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冒雨赶到现场,砍掉压在房顶的树木,帮助清理堆积在房后的泥石流,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村支部书记马建忠说:“巡防队员没有报酬,只有派出所发的一身警服,能为村民服务是一种荣誉,也显示出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守护“宁夏南大门”
巡防队员给村民散发禁毒宣传材料。
正是因为有了这支没有警衔的编外“警察”队伍,黄花派出所辖区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等逐年递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警察就在眼前,平安就在身边”。
全面实行“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及警务巡防队和警务岗亭以来,2017年比2016年接警量下降14%,治安案件发案下降41%,刑事案件发案下降33%,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今年截至目前,发生盗窃案件5起,抓获吸毒人员3人,查办赌博案件3起,办理缉枪治爆案件2起。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黄花派出所组建警务巡防队,既是警民共建平安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社区警务工作创新的一个生动范本。“我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法设法为群众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治安环境,老百姓居住环境安全了,发展经济的信心也就足了。”泾源县公安局黄花派出所所长马建军说。(记者 马琳 通讯员 祁学斌)